第十二届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专刊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夹砂陶器掺合料的初步研究
    鲁晓珂 李伟东 李新伟
    2018, 30(5):1-8.
    [摘要](5020) [HTML](0) [PDF 18.06 M](10093)
    摘要:
    夹砂陶是陶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特别是作为炊煮器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器具。对夹砂陶器中掺合料的研究能够反映当时夹砂陶的制作工艺,也可以用来探讨掺合料的来源以及当时手工业分工以及产品的流通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利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出土夹砂陶器中人工分离出的掺合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中掺合料的类别、所占比重及来源。结果表明,西坡遗址出土的红褐色夹砂陶中掺合料的矿物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而对样品及砂粒的称重结果表明,一些样品所用掺合料的比重可达20%左右。同时,对该遗址出土石料的分析表明,石料的物相组成与掺合料相似。另外,结合对良渚古城遗址夹砂陶器的分析结果,提出古代夹砂陶器的掺合料很有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当时石器和玉器等加工废料的论断。研究成果为今后有关陶器掺合料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为探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模式提供依据。
    2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的科学研究
    容波 赵倩 武志江 郑豪 赵静 罗宏杰 李强 马艺蓉
    2018, 30(5):9-14.
    [摘要](3456) [HTML](0) [PDF 3.92 M](5236)
    摘要:
    为研究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颜料、有机底层、金属涂层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陶胎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批城阳城址彩绘陶器为高硅低铝陶器,为典型北方灰陶类型,吸水率较大,结构比较疏松,烧成温度范围在930℃~1025℃。陶器表面红色颜料主要为朱砂和赤铁矿,黄色颜料为针铁矿;8号墓部分彩绘陶器彩绘层底含锡;18号墓彩绘陶器黑褐色有机底层为生漆,为漆衣彩绘陶。这些信息为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保护修复实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3  五代耀州窑天青瓷的研究
    王芬 施佩 罗宏杰 朱建锋 张彪
    2018, 30(5):15-23.
    [摘要](4456) [HTML](0) [PDF 20.04 M](9628)
    摘要:
    为揭示五代天青瓷釉的呈色机理以及胎体的透光机理,本研究以五代耀州窑天青瓷为主要对象,分别采用EDXRF、XRD、XPS和SEM/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物相、着色元素的化学状态及微观结构对瓷釉的呈色及瓷胎透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青瓷釉为复合呈色方式,釉中Fe2O3产生的化学着色作用和釉层中物理结构(残余晶体和分相液滴)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产生的结构色,或加深或淡化了呈色,且对釉面的色饱和度和乳浊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天青瓷胎的透光性主要与着色氧化物对入射光的吸收以及晶界、气泡对入射光的散射有关。低含量的Fe2O3和铁钛固溶体,大大减少了其对入射光的吸收。同时,较少的晶界也减弱了对入射光的散射。因此,天青瓷的透光性良好。
    4  基于XRF与TL技术相结合的古陶瓷产地判别研究
    熊樱菲 吴婧玮 龚玉武 王恩元 王建文
    2018, 30(5):30-35.
    [摘要](2119) [HTML](0) [PDF 3.87 M](3969)
    摘要:
    古陶瓷产地判别一直是古陶瓷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为了拓展产地判别的科技研究方法,本研究针对南北方4个不同窑口(越窑、建窑、耀州窑、定窑)的古陶瓷样品,首次结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和热释光(TL)测试分析技术相互印证,测定4个窑口样品的胎釉元素组成和热释光特性,并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相互印证判别古陶瓷样品的产地。数据库的统计分析表明:同一窑口的古陶瓷不仅在主量与微量元素化学组成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其热释光的测量灵敏度也存在地域特征性;不同窑口的古陶瓷可以通过元素组成归类和热释光特性的不同加以区分,结合采用XRF与TL测试分析两种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对古陶瓷产地进行分析判别。
    5  上海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和砖瓦样品热释光特性研究
    吴婧玮 熊樱菲 龚玉武 王恩元 王建文
    2018, 30(5):36-49.
    [摘要](1464) [HTML](0) [PDF 7.32 M](3964)
    摘要:
    利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对青龙镇出土样品的烧造年代进行检测分析,以求帮助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龙镇瓷器贸易的发展状况。为此,本工作以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中的67件瓷片及4件砖瓦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片样品古剂量;用热释光高温细颗粒技术测定砖瓦样品古剂量;用厚源α粒子计数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样品年剂量。瓷片样品热释光年代结果从唐代至南宋不等,砖瓦样品年代结果为北宋时期烧造,与文献记载中隆平寺塔的始建时间相符。
    6  上林湖越窑秘色瓷工艺技术研究
    金欣园 周少华 郑建明 谢纯龙
    2018, 30(5):50-62.
    [摘要](2288) [HTML](0) [PDF 8.05 M](3815)
    摘要:
    浙江上林湖出土了一批秘色瓷,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在外观、造型、装烧方式上相似。通过对窑址的实地调查与样本的科技检测分析(包括热释光测年、化学成分检测、显微结构分析、吸水率测试)发现,这批秘色瓷与一般品质的越窑青瓷在胎釉化学成分与显微结构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从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角度并不能将秘色瓷从越窑青瓷中区分开来。此外,在工艺技术上,秘色瓷的特点是坯泥处理细致,修坯严格,施釉均匀,并使用瓷质匣钵密封装烧。所以,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工艺技术较好的一部分精品瓷。
    7  关于浙江“黄岩窑”青瓷工艺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以黄岩沙埠窑址群为例
    娄佳清 王妤 罗永华 熊樱菲 周少华
    2018, 30(5):63-76.
    [摘要](2250) [HTML](0) [PDF 4.84 M](3798)
    摘要:
    为探索“黄岩窑”青瓷的工艺技术及艺术装饰特征,并探讨该窑场与同时期浙东地区的“越窑”青瓷的关系,本研究从田野考古调查入手,通过对黄岩沙埠窑窑址及窑场周围地面考古调查和典型青瓷标本的实物取样,结合科技考古的手段,着重对其产品特征、制瓷工艺技术及烧造年代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解剖了黄岩出土青瓷胎釉的内部结构;通过热释光技术对黄岩出土青瓷典型标本进行年代测定;并运用EDXRF技术对黄岩出土青瓷标本和上林湖越窑标本的胎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浙江黄岩沙埠窑址是晚唐至南宋时期浙江重要的窑址遗存,具有较高的陶瓷烧造技艺。
    8  荥阳官庄遗址制陶作坊出土陶泥陶坯的科学分析
    陈娟 崔剑锋 崔天兴 郜向平
    2018, 30(5):77-83.
    [摘要](2923) [HTML](0) [PDF 4.01 M](5239)
    摘要:
    河南省荥阳官庄遗址发现了用于制陶的粘土原料以及未烧制的陶坯,这为研究西周中期以后中原制陶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为此,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部分原料和陶坯,并使用马弗炉对其中的陶泥进行了烧制实验。结果发现,官庄遗址的制陶原料含铁量较高,烧制过程中析出磁铁矿等铁类矿物,且烧成陶色偏深;此外,制陶原料和同期陶片之间物相的趋同性和化学成分的聚类性,显示陶器本地生产的特性。研究结果为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时期制陶技术提供了基础材料。
    9  河南巩义窑、河北邢窑出土瓷器的原料来源研究——以北朝和隋唐时期出产的青瓷、白瓷为例
    马颖 马清林 马泓蛟
    2018, 30(5):84-97.
    [摘要](2197) [HTML](0) [PDF 13.97 M](3960)
    摘要:
    为探讨河南巩义窑、河北邢窑出土的不同时期青瓷、白瓷的原料来源,用显微观察、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分析其原料来源及技术工艺进行分析,并探讨两窑之间的技术联系。分析可知,两窑在瓷釉、瓷胎的原料配置上存在差异:巩义窑瓷胎均使用当地高岭土一元配方,瓷釉中加入瓷胎原料为基体并加入高钙草木灰;邢窑瓷胎在使用当地高岭土的基础上加入长石类矿物原料,瓷釉中除瓷胎所使用的黏土以外,还加入含有高钙高镁的草木灰或矿物原料。两窑还存在一些共性如:两窑瓷釉均添加石英类原料以提高SiO2含量;巩义窑与邢窑两地早期、唐中期产品形制相似,原料配方有共通之处,说明当时两地在陶瓷的原料配方、制瓷技术中有过交流。
    10  几件明代斗彩和清代粉彩瓷片的科学分析
    赵灵委 李青会 董俊卿 刘松 江建新
    2018, 30(5):98-109.
    [摘要](1634) [HTML](0) [PDF 17.50 M](3798)
    摘要:
    为探索光谱学和光学技术组合对中国彩瓷的无损综合科学分析,科学揭示我国两种著名彩瓷斗彩和粉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探讨其制作工艺,应用多光谱成像、超景深体视显微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4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明代斗彩瓷片和2件山西新绛县绛州州署衙遗址出土的清代粉彩瓷片,进行了面、点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彩瓷的釉上彩与白釉域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明代斗彩的釉上彩中含有较高的铅元素,而清代粉彩的釉上彩中同时含有铅和砷。明代斗彩的深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而清代彩瓷片的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深红色釉上彩为朱砂着色;明代斗彩的绿彩为铜离子着色,青花呈色元素是钴。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识别和分析了釉上彩区域一些隐藏的图像信息,同时也通过OCT成像技术直观分析了釉上彩区域的断面结构。研究为早期釉上彩瓷器制作工艺的认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学参考。对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彩瓷进行科学分析对认识中国古代陶瓷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明代琉璃陶烧造初论
    陆明华
    2018, 30(5):110-119.
    [摘要](1922) [HTML](0) [PDF 1.93 M](3676)
    摘要:
    古代的琉璃陶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品种,而明代的琉璃陶更是记录当时皇家建筑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当时一个烧造较多、风格独特的重要陶器品种。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发现了大量明代琉璃陶文物和资料。本研究以明代琉璃陶烧造为主要内容,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两个角度,对明代宫廷和藩王使用建筑用琉璃陶及陪葬使用琉璃陶俑、民间使用琉璃陶人像以及琉璃陶相关器物进行综合性叙述和梳理,也对明代琉璃陶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12  国外进口瓷器修复专用材料的应用研究
    俞蕙 黄艳 陈刚 杨植震 周瑞旎
    2018, 30(5):120-124.
    [摘要](2371) [HTML](0) [PDF 9.93 M](3664)
    摘要:
    国内外瓷器修复的基本流程没有很大差异,但是西方国家生产的修复专用材料品种较丰富,值得国内修复界吸收与应用。为此,本研究着重对Hxtal NYL-1、Golden Porcelain Restoration Glaze、Golden Polymer Varnish with UVLS三款瓷器修复专用产品开展分析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在国内外5类环氧树脂中,Hxtal NYL-1的拉伸强度最低,断裂伸长率最高。Hxtal NYL-1在波长365nm的紫外线照射78d后,其色差变化最平稳。紫外可见光谱数据显示Golden Glaze仅吸收一定的中波紫外线UVB,Golden Varnish对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都具有吸收能力。波长365nm紫外老化实验可证明Golden Glaze和Golden Varnish都具备较好的光稳定性。而在254nm紫外老化环境下,Golden Varnish表现出更佳的抗紫外性能。此外,围绕瓷器修复实例,对这些产品的在修复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简要梳理。
    13  便携式色度仪在古陶瓷修复中色温问题的探讨
    戴维康 卜卫民
    2018, 30(5):125-129.
    [摘要](2070) [HTML](0) [PDF 7.19 M](3564)
    摘要:
    色度学理论较成熟,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应用已有发展,该方法具有准确性、定量性的优势,不易受主观影响。古陶瓷修复效果受到光源影响较大,修复室光源与展厅光源不匹配,可导致修复视觉效果不理想,但运用色度学理论方法,借助便携式色度仪的帮助,可改善不同光源下器物呈色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行定量化作色做准备。
    14  传统制瓷工艺对海洋出水瓷器保护修复的研究意义——以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为例
    马涛 杨玉洁 金爽
    2018, 30(5):130-138.
    [摘要](1599) [HTML](0) [PDF 4.57 M](3663)
    摘要:
    可移动文物中瓷质文物通常被认为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但海洋出水的瓷质文物因为埋藏环境复杂,常有盐析、附着物、侵蚀等病害。文保工作者在对其保护修复过程中,容易将部分病害与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制作缺陷混淆。为了在清理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文物历史信息,系统梳理景德镇窑传统制瓷工艺,对易与病害混淆的典型制作缺陷进行研究与识别,探讨传统制瓷工艺和成分特征对清理方法、修复材料选择方面的指导。从可识别性和耐老化性两方面讨论博物馆展览的瓷器修复尺度,结合实际工作谈瓷质文物保护修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日后的实际工作与研究做一些展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编辑出版:《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委员会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118号,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
    电话:021-54362886 传真:021-54363740 E-mail:wwbhykgkx@163.com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2024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03390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