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对文物的危害和变化规律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G264;X50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氮氧化物作为当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介绍氮氧化物、由氮氧化物带来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中的氧化剂(O3和PAN)以及氮氧化物在气相或物体表面形成的气态HNO3和酸雨中的液态HNO3对各类文物的危害作用。API公司生产的200型NOx分析仪对上海博物馆在龙吴路的库房和实验大楼周围环境中NOx与时间、空间、气象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每天清晨6:00-9:00,傍晚15:00-17:30是NOx的高峰时段;晴天NOx浓度明显高于阴雨天气;此外,NOx浓度与空间位置也密切相关。本结果为分析氮氧化物污染来源、选择文物进出或保护处理的适宜时段以及选择合适的检测位置提供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罗曦芸.氮氧化物对文物的危害和变化规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14(Z1):228-23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5-1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编辑出版:《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委员会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118号,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
电话:021-54362886 传真:021-54363740 E-mail:wwbhykgkx@163.com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2025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03390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