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文保】“吉金技艺”学术活动在上博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举办
  • 分享:
  • 0

2020910日,“吉金技艺”学术活动在上博文保中心开展。在大英博物馆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资深专家、山东大学教授王全玉女士,以及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廉海萍和丁忠明共作了四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在《大英博物馆文物保护历史与现状》的报告中,王全玉教授整体介绍了大英博物馆文保科技部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和科研现状。主要涉及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保护理念与方法及前沿的文物保护材料等。在第二场《大英博物馆藏侯马青铜器研究》的报告中,王教授分享了6件典型东周侯马青铜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大量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如X-CT、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等,及这些技术在青铜器表面信息提取、制作工艺特征解读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白店铸铜遗址出土陶范的科学分析,阐述了陶范面背分层现象、颗粒物组成及吸水率等问题。王教授的讲座以其开阔的国际视野,使文保中心同仁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大型博物馆的研究现状。

廉海萍作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铸铜技术》的报告。河南偃师二里头铸铜遗址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铸铜遗址,延续使用时间在300年左右(公元前1800-1500)。廉海萍在报告中通过对河南偃师二里头铸铜遗址出土青铜器的梳理以及铸造青铜器的陶范、浇口杯、浇注金属液用的浇勺等的分析,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陶范成分及其处理技术、块范之间的定位技术、以及浇口杯、浇勺等的分析,证实了二里头遗址铸造器形不大的器壁匀薄青铜器的可能性。这些技术成就,表明中国古代工匠在距今约3800年前已具备成熟的陶范铸造技术,为中国青铜时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

忠明作了 “青铜器制作技术和艺术表现刍议”的报告。他从皿方罍制作技术谈起,着重介绍了古代青铜技术中的“盲芯技术”、“铸接技术”、“加强筋技术”,强调这三种技术在商周青铜器中的普遍存在。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盲芯使用的芯撑可分为主要受力芯撑和防偏芯撑,根据芯撑的作用不同,其分布、数量、形状等都有明显差异。这些现象由于X-CT的使用,较之前有了更深入地认识。铸接技术中,为了尽量体现附件与器体的整体性,一些青铜器的附件中自带“铸接销”,在铸接时通过内部“铸接销”等结构使附件与器体牢固结合,而不使用器物外表面叠压的连接现象。加强筋技术在已有文献中多谈及器物外表面,但该报告中涉及到了皿方罍盖钮内部及鼎足内部等不可见位置,该技术的应用有待于今后更多的发现。报告从3个青铜器制作技术的角度,来说明古代工匠如何以精益求精的制作技术来达到使用者对审美艺术的追求。

发布日期:2020-09-27浏览次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编辑出版:《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委员会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118号,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
电话:021-54362886 传真:021-54363740 E-mail:wwbhykgkx@163.com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2024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03390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01号
关闭